Keras - 自定义层
-
简述
Keras 允许创建我们自己的自定义层。一旦创建了一个新层,它就可以在任何模型中使用,没有任何限制。让我们在本章中学习如何创建新层。Keras 提供了一个基础层类,Layer 可以进行子类化以创建我们自己的自定义层。让我们创建一个简单的层,它将根据正态分布找到权重,然后在训练期间进行基本计算,即找到输入乘积与其权重的总和。第一步:导入必要的模块
首先,让我们导入必要的模块 -说明-
backend用于访问点函数。
-
Layer是基类,我们将对其进行子类化以创建我们的层
第二步:定义图层类
让我们通过子类化Layer 类创建一个新类MyCustomLayer -第三步:初始化图层类
让我们初始化我们的新类,如下所示 -参数-
第 2 行设置输出维度。
-
第 3 行调用基层或超层的init函数。
第四步:实现构建方法
build是主要方法,其唯一目的是正确构建图层。它可以做任何与层的内部工作相关的事情。自定义功能完成后,我们可以调用基类构建函数。我们的自定义构建功能如下 -参数-
第 1 行使用一个参数input_shape定义了构建方法。输入数据的形状由 input_shape 引用。
-
第 2 行创建与输入形状对应的权重并将其设置在内核中。这是我们层的自定义功能。它使用“正常”初始化程序创建权重。
-
第 6 行调用基类build方法。
第五步:实现调用方法
call方法在训练过程中执行层的确切工作。我们自定义的调用方式如下参数-
第 1 行使用一个参数input_data定义调用方法。input_data 是我们层的输入数据。
-
第 2 行返回输入数据input_data和我们层的内核self.kernel的点积
第六步:实现 compute_output_shape 方法
参数-
第 1 行定义了带有一个参数input_shape的compute_output_shape方法
-
第 2 行在初始化层时使用输入数据的形状和输出维度集计算输出形状。
实现build、call和compute_output_shape完成了自定义层的创建。最终完整的代码如下使用我们的自定义层
让我们使用我们的自定义层创建一个简单的模型,如下所示 -参数-
我们的MyCustomLayer使用 32 个单位和(16,)作为输入形状添加到模型中
运行应用程序将打印模型摘要如下 - -